又一历史壮举!亩产土豆5379公斤,吃不完根本吃不完_环球热点
2023-05-29 09:10:08 来源:

似曾似的一幕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958年-1960年的“这段历史”经历过的人深有体会,听说过的人则大为震惊,可即便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想要赶超那个时代,也无异痴人说梦。

因为“太梦幻。”

这个时期啊!有一个特响亮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从亩产一万斤开始一直吹到10万斤以上,一头猪也能长至数百斤。可以说在这种“热烈”的号召下,上至领袖下至妇孺平民的内心都是干劲儿十足。

透过这段历史我们看到了那个时期的“淳朴民风”,也见证了那个短暂时代的荒唐,扯开遮羞布后其实并没那么幸福,甚至有人还在为了有上顿没下顿发愁。

那一段历史,至今都被记录在历史的书册上警示后人。

当然搬出这个例子,纯属有感而发不作下文相关论证,万一是真的呢?如果是真的那将是创新历史的一个天大好消息。

对于粮食我们国家把这一块看的很重,为此不惜“退林还田”,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轰轰烈烈一幕:各地大搞拆林建田,成都一处造价百多亿林地公园说推就推,还有就是查处农村各地的“违章建筑。”总之田是腾出来了18亿亩耕地红线算是保住了。

此外,还有“水稻上山”高质量田地为此保驾护航。

可以说为了守住“粮食安全”各地都尽了最大的力应该予以表扬。但我很纳闷?为什么那些占地十分广阔的,但又无实际意义的高尔夫球场为什么不响应号召了?

难道,它的价值比程度那处造价百亿的公园林地还要珍贵。

想不通,真的想不通啊!

昨晚刷视频,偶然刷到一条喜道一位领导信心十足的说:我可以肯定的说我们的粮食够用。我用四句话给大家一个定心丸,粮食连年丰收,库存比较充裕,口粮绝对安全,饭碗端在手里。这段记录我看发布时间是2023年3月8日。

如此看来,我们不仅守住了18亿亩田地红线,也把饭碗牢牢的端在了手里。

值得庆贺啊!

但是吧!尽管有了足够底气,粮食丰收依旧是重中之重,在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之余是不是也该重视一下底层老百姓的真实情况呢?为什么高速上要加塞那么多的联合收割机?

证件不代表一切,人性化管理才是正途。

今早刷视频,很多都是普通农民发的画面,麦地沁满了雨水。

收割机收割作业困难,小麦发芽几乎报废。

此前说严禁“青储小麦”可以理解,毕竟辛苦一场也要保障粮食安全,但现在下麦面临收割困难造成的巨大损失又怎么办?谁来给负责?所以我说啊:你可能有很高的学识、甚至通晓天文地理,但你可能连农民的基本生存方式都不懂。

办公室吹空调听报道倒是悠闲,没事可以下乡去看看听听老百姓真实的声音。

也许会大不一样。

所以你看这位领导说的虽然很鼓舞人心,但是老百姓的实际生存状态是不是也应该多关心一点。在这个太平盛世的年代,农民对国家的贡献或许只有贡献粮食这么一条有价值的存在,但不得不说,是他们养活了全中国14亿人。

当然,进口的粮食除外。

换句话说,农民做为最初级的生产者为城市供应了大量可使用粮食,但反过来了城市为农民做了那些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索取的状态。

这一点你无法否认。所以好听的话听的再多不如多干点实际的。

与民多利与民方便,就是对老百姓莫大的福气。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与粮食有关,也想说明一点:吃水不忘挖井人。接下来是重头戏,也就是文章标题《又一历史壮举!亩产土豆5379公斤,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这不是我胡诌,而是确实报喜了啊!

四川绵阳江油亩产土豆5379公斤,创四川历史记录。你没听错是公斤不是斤,什么概念了5379公斤就是10758斤,按一亩地600个平方算,平均每个土豆就得有0.5斤,算下来一亩地能产21616个土豆,如此高产就问你心动不。

我不太懂土豆的产量周期的预产值,有懂得大佬可以评论区科普一下。

就问问:实际中有可能达到这个产量不?

到底是土豆吸收了气泡水,还是气泡水招惹了土豆?这变化真的太喜人。如果这份创新成果能向全国推广,那岂不是又一份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

有种地的农民朋友说:我家500斤已是高产,这一下了5千多公斤我不信。

“曾经我们水稻亩产10万斤,这土豆才亩产万斤,太低了。”

“我们离绵阳不远,水费充足,药到位是可能的,你要是种自己吃,种的好可能就是三四千斤一亩。”这位朋友说的还比较实际,三四千斤能理解万斤就有点过了。

但是但是......

重点来了,尽管我们心中仍存疑惑但是官方公布的准没错,我们看看江油市官方是怎么说的:土豆亩产5379.36公斤,创造了四川省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单产高产纪录。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优化从过往从2000公斤,提升到3000公斤。

亩纯收入稳定在2500—3000元,走出了一条马铃薯高产高效的产业发展之路。我们先后引进了新品种实验,最终筛选出适合本地的V7,中薯5号抗病丰产优质品种2个。

其中V7亩测产量高达5379.36公斤/亩。

翻阅过往资料我还发现2022年6月4日,江油市武都镇海金村也同样发生了可喜一幕,农民们欢天喜地在试验田搞丰收,杀秧、挖掘、装袋新鲜土豆堆了一地。

这一幕叫人欣喜不已。

他们说,在专家的指导下有效控制了马铃薯晚疫病,平均亩产达4000公斤以上。同时其他品种“沃土5号”亩产更高,达5704.8公斤,商品薯率达98.5%。

也就说,早就种出了超过万斤每亩的惊人壮举。

实在可喜可贺,为此我决定回家我就把厨房铁锅砸了坐等社区大食堂。如果这项成果真如说的一样,那么对所有老百姓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按市场价1.2元每公斤收割来算,一亩地5379.36,那就是近6000元。

这还是一亩的价格,倘若我承包10亩地种土地那就是6万多,按照生长周期看一年大概可以种2次那就是12万,除去人工成本妥妥8万进账。

那要是20亩30亩呢?不出一两年一个百万富翁就出现了。

想想都叫人眼馋呐!只是这实际吗?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真到这个程度那只能说土地是烂大街的货色根本不值钱。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都懂,试问,资本同意吗?

再一个,如果土豆是纯杂交土豆那这样大的产量必须点个赞。

退一步讲,万一转基因悄悄流入到了田地里了,那这样的产量也确实可以达到。只是,我对转基因的东西一向没有好感还是吃老品种比较安心。

当然这不是否认上述土豆,能有这样的产量那值得肯定也是喜人的。我只是有自己的担忧个顾虑而已只代表个人立场不代表实际意义。

有一说一,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吃的黄瓜,超市里心在一根比一根直,吃的茄子一个比一个大,但为什么越吃越没有黄瓜该有的味道了?为题在哪儿?

不可否认我们的品种经过了大量改良,但同时也存在健康风险。

土豆是很多人喜欢吃的一种美食,但是并不是越大它味道越好,相反中等适当的土豆味道更好。毕竟要长的个头大那他必须吸收更多营养,土壤里有自然成分那其他成分从何而来?

以上都是我个人见解,希望大家理性思考。

最后在说一点,我的家乡那边也种土豆可是种了一辈子也不见亩产过5000斤,更遑论5000公斤,要是那样早就发家致富了,别忘了土豆挖出来只是初级成品,还能加工成土豆粉等等,到那时才是真正的丰收。

不过话说回来,亩产真有这么高产量吗?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