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资讯:国际油市持续低迷或使欧佩克+陷入困境
2023-06-19 15:06:52 来源:

中国石化报2023年06月16日讯有媒体报道,此次欧佩克+部长级会议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谈判,最终达成了减产决议。其间,有非洲产油国因反对削减产量而退出了会议,使谈判一度陷入僵局,这也反映了在低迷的国际石油市场环境下,欧佩克+正陷入困境。

国际石油价格持续走低


(相关资料图)

今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的重大新闻之一,是4月3日沙特等9个欧佩克+国家宣布的自愿减产行动,国际油价在短暂上涨后,从4月底又开始下跌,并于5月创下上半年新低,说明今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不振,国际石油市场持续低迷。

以布伦特油价为例,今年1月3日开盘交易以来,1月23日出现今年最高收盘价88.19美元/桶,稍后虽有波动,但至3月中旬都维持在80美元/桶以上。此后,布伦特油价开始走低,3月17日跌至72.77美元/桶。在沙特等9个欧佩克+国家自愿减产消息的刺激下,4月的大部分时间里,布伦特油价又重回8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但从4月底又开始下跌,并持续到现在。今年上半年布伦特油价最低收盘价是5月3日的72.33美元/桶。1月3日~6月5日,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价的均价为80.81美元/桶。

WTI价格走势与布伦特油价基本一致,只是价格水平更低。4月12日,WTI收出了今年以来的最高价,为83.26美元/桶。3月中旬的7个交易日、5月3日和4日两个交易日、5月30日和31日两个交易日,WTI都收于70美元/桶以下,3月17日收于66.74美元/桶,为今年上半年的最低水平。从1月2日开盘到6月5日,今年WTI期货收盘价的均价为75.67美元/桶。

俄罗斯成为欧佩克+最大难题之一

欧佩克+诞生于2017年1月1日,沙特和俄罗斯是欧佩克+事实上的两个“带头大哥”。2022年2月以来的地缘政治冲突,在让俄罗斯面临一系列外交和经济困境的同时,也使得俄罗斯成为欧佩克+的难题。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出口,是俄罗斯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在一段时间里,面对地缘政治压力,俄罗斯不得不大幅打折低价出口石油,使石油出口规模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今年3月以来,俄罗斯石油出口规模逐渐恢复常态,并于5月中旬创下去年2月以来的新高。

今年2月10日,俄罗斯宣布,3月~6月减产50万桶/日。4月3日,在沙特等国宣布自愿减产的同时,俄罗斯也宣布自愿减产50万桶/日,并将减产措施延长至今年底。

不过,随着有关行业机构不断公布俄罗斯石油出口量屡创新高,行业内外都怀疑,俄罗斯是否真的兑现了减产承诺。有媒体报道称,此次部长级会议召开前,沙特就认为俄罗斯持续向市场供应了大量低价石油,破坏了欧佩克+提振油价的努力,沙特官员已向俄罗斯高级官员表达了不满,要求俄罗斯遵守此前商定的减产协议。

此次部长级会议的公告中,就有关于根据二手信源核实俄罗斯原油产量的内容。在此次部长级会议期间,阿联酋能源部部长马兹鲁伊表示,客观性和准确性在评估石油产量数据时十分重要。俄罗斯财政部6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5月,该国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税收的预算收入同比下降了36%,至5707亿卢布(约合70亿美元),俄罗斯经济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可以预见,俄罗斯石油产量问题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影响欧佩克+的团结和其在国际石油市场主导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持续减产已使多数欧佩克+国家难以承受

对于资源型国家来说,初级资源的生产和出口是维系其经济社会的重要手段,因此,全球20多个主要石油生产和出口国才走到了一起,组成了欧佩克+。对于该组织中的很多参与国来说,减产的数量和持续的时间都是有限度的,长时间的持续减产已使很多参与国难以承受。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石油消费的巨大冲击,2020年4月12日的欧佩克+第10次部长级会议决定,自2020年5月1日起实施史上最大规模的减产行动,当年5月和6月减产原油970万桶/日。事实上,在这次会议举行前3天的4月9日,为时9个小时的欧佩克+第9次部长级会议,就因为墨西哥不愿意减产40万桶/日、只同意减产10万桶/日而流产。而欧佩克+第35次部长级会议举行了7个小时,仅从会议的时间上就可以看出要说服并落实每一个参与国同意减产的难度。

阿联酋是欧佩克+中仅次于沙特、俄罗斯和伊拉克的第四大石油生产国,自欧佩克+体制运行以来,阿联酋产量配额一直争议很大。2021年4月27日欧佩克+第16次部长级会议上,阿联酋分配到的原油产量上限为316.8万桶/日,但阿联酋不认可这个限额,要求将原油产量上限增加到380万桶/日。正是由于这一争议,原定于2021年7月1日举行的欧佩克+第18次部长级会议被取消,迫使欧佩克+直接于2021年7月18日举行了第19次部长级会议。从第35次部长级会议公告来看,在其他参与国减产的情况下,2024年阿联酋的原油产量上限却增加了20万桶/日。

此外,安哥拉、刚果和尼日利亚3个非洲产油国的产量数据也有待核实,并将在今年底前依据核实的产量数据,更新3个国家2024年的原油产量上限。本次部长级会议期间,因为不同意分配的原油产量配额,部分非洲产油国中途退出了会议。因此,可以预料的是,此次会议后,关于这几个非洲产油国实际原油产量的核实问题,将成为欧佩克+关注的焦点之一。

此次部长级会议公告认可了埃信华迈、伍德麦肯兹和睿咨得能源3家行业机构为可靠的第三方数据来源,并将根据3家机构的数据核实欧佩克+参与国的产量数据。欧佩克+国家对于各自产量的真实数据已经到了斤斤计较的程度,说明了维持欧佩克+减产纪律的难度。

在此次会议举行前,还发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即欧佩克禁止包括路透社、彭博社、道琼斯、《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进场报道,原因是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认为,他本人的市场观点“没有得到公允的传播”,导致了近几周油价的下跌。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1912